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习武实用谚语精选(三)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内家拳 > 如何继承传统太极拳文化
隐藏右侧

如何继承传统太极拳文化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河南温县赵堡镇的民间拳师。我从16岁开始拜本镇的陈应铭(外号老白胡)老师学习赵堡太极拳,今年已70岁了。几十年过去了,今天看到太极拳在国内外是如此的普及,心里自然是非常的高兴。但看到现在大家练的太极拳与传统的太极拳相差那么远,又不得不让人忧心忡忡。所以,我想借《武当》杂志一角,将我几十年来所听到的和看到的老一辈拳师是如何练拳的,以及自己多年来练拳的心得体会,结合现在社会上练太极拳的情况,谈一谈应如何继承传统太极拳文化的看法。不对之处,还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武风武术网http://www.wfeng.net

    我小时听老一辈拳师说:赵堡镇练拳最盛的时期,镇上学拳的人都是练“野马分鬃”去老师家,打“倒卷肱”回自己家。这在当时已是学赵堡太极拳的练拳风气。在我年轻的时候,看到老拳师们练拳,他们虽然已身怀绝技,但平常总还是拳不离手。尤其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他们总是对基本功法特别重视,特别讲究动作与呼吸的配合,侧重松柔轻灵的走化训练,严格用拳理来指导训练。在推手时,主要是训练“松开”、“走气”“顺劲”,练“粘黏连随”“不丢不顶”。可不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太极拳推手比赛中那样的顶抗扯拽。看老一辈拳师发人时,就像是欣赏艺术表演,非常的有节奏有韵味。尤其是一旦撞上去,被发者瞬间被弹飞,观望者都觉着莫明其妙,真让人感到巧妙无限。所以,我们也最喜欢看推手示范训练。另外,老师教徒弟也极有特色。我印象较深的是,做老师的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用意不用力”的奥妙所在,当学生的功夫练到相当火候时,还必须练“百日功”。像西安的郑锡爵,出师前就把他关在一个大庙里,渴了有水,饿了有馍,困了睡扁担,从扁担上掉下来再练。直练到精疲力尽,真正无后天之拙劲了,从而生出先天之自然之劲,这时做老师的再与他交手打对子。一百天过去,当郑锡爵走出大庙的大门之后再与人交手,人们发现他功力大增。当人们问及他在庙里的感受时,他深有感触的说:用意不用力,舍己从人……我算是对太极拳的理论有了些体悟了。

    想当年,自己学拳的过程,每天都要自觉的练上几个小时的架子,还要干农活,非常的苦。师傅教拳时虽然说的不多,但都很实在,一招一式都是结合拳理拳法来讲的。师傅主要是让你感受到什么是太极劲,哪样做对,哪样做不对,技术要领是什么。剩下的就是苦练了。在跟师傅学练推手的过程中,虽然不知摔了多少跟头,但师傅从来就没有真打过我,都是点到为止,更没有那些实战对打这一说。其实,太极拳很重要的是练方法,练意识,练胆量,练气质,练内功。平常怎么练的,用时就怎么用,全在于自然顺达。

    近些年来,改革开放使得太极拳运动得到了很大的推广。我也走出了赵堡镇,参加了像温县、邯郸、武当山等地举办的大型太极拳活动,看了许多名家、大师的表演和录像以及他们的论文,还到深圳等地去教过拳。总的感受是,现在喜欢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包括洋人)不惜本钱,很想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