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腰如蛇行,步赛粘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内家拳 > 论太极拳中的各种劲(二)
隐藏右侧

论太极拳中的各种劲(二)

  • 0
    关注数
  • 收藏
  • 栏目:内家拳
  •  2014-03-19
  • 佚名
  • 互联网
  • 文字版
  • 原貌版

    六拿劲论
      所谓拿劲,就是用手拿住对方臂、肘、腕、指关节处,使之进入死角,不能转动关节而筋断骨折之感,痛彻肺腑骨髓,因而被制服,此为拿劲,也可以叫做“拿法”。虽各家各门派对此都有各自独到地研究,但太极拳对此研究地更为精细。无须大身法及反关节去拿对方,只需略使小巧合力,彼即受制,此为拿合兼用。只有拿与抓、摔、化、打并用,才能较为全面地发挥太极武术神威。所以“拿”在推手中的运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决不可等闲视之。如在推手中忽视拿法,就等于削弱太极拳的技击功能。在推手中,沾、粘、连、随、抓、拿、摔、化是打的先决条件,都是围绕“打”为目的的。俗话说“凡拿必打,欲打先拿”,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各种手段兼施并用,才能在推手时使对方陷于被动局面,击打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故曰“拿”是“打”的前提。
      只有运用灵巧的手法将对方拿住,使其不能逃脱与走化,“打”才能不假思索,左右逢源。在应用拿法时,出手要轻灵活巧,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被擒,才算《孙子兵法》所说的“善之善者”。所谓轻灵活巧是指在欲拿时手上不可持力,接缠彼手应轻灵随顺,待敌察觉,已有轻变重,不能走化逃脱了。拿法应顺逆交替应用,只有根据对方地变化灵活掌握,随机应变,才能奏效。如果出手时未能轻灵,彼知我劲后则逃之,我应在彼逃之时迎上再向彼靠拢,在彼手将要抽走时,急速复拿也还可以成功。这些补救措施,仍不外乎沾、粘、连、随和手法上的轻灵巧变,对此切不可忽视。
      在拿法的使用上,还必须注意周身放松下沉与拿法相配合,千万不能因使用拿法使气往上浮,脚下拔根。气若上浮,根基自然不稳,重心不稳则自身难保,何以拿人?所以,欲拿人时,周身关节非处处放松不可。若能放松,胸即自然含合,两肋也自然下束,并与裆扣肩合,周身上下处处皆能呼应。说松周身上下无有不松,说合四肢百骼无处不合,这样才能做到一静周身上下无有不静,一动全身上下随之俱动。说拿内外合一,由轻转重,力点清晰,犹如子弹出膛,螺旋直进,手无虚发,一拿即中。
      拿与采应相合,拿、采的范围一般应是两臂、胸前、腹部、肩三角肌凹凸处和两肋处等。这些部位一般在对方用掌向前按时和被拿时向前挤进。彼如能向前挤进,则是由于我在拿时前掤劲不足之故。虽彼向前挤进,我照样拿之,我由拿变捋,先将彼挤劲引空,我左手缠绕住彼右臂,同时,双手盖于对方右手腕部,急速于胸二劲合一,拿采并用,在劲力上可彼单纯拿劲增加一倍之多,故一拿彼必被降伏。
      拿法的种类甚多,无论是手与胸拿,手与肋拿,手与腹拿,手与腿拿,双手合拿等,都须运用适当,切不可在练拿法时轻易伤人。特别是初学者,对拿法的速度、轻重、手法、角度的掌握均无分寸,更觉察不准对方关节处所承受的力量大小,所以出手时就容易出现伤害事故。这是演练者双方在相互对练中一个很值得注意的十分重要地问题。

    歌诀曰:初拿不可太卤莽,由生到熟记心上。
        合裆实腹须含胸,束肋扣肩随腰动。
        拿闭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