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古人制艺,必立一意
>功夫频道>武林快讯 > 武术发展 > 吴式太极拳在北方的发展
隐藏右侧

吴式太极拳在北方的发展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吴式太极拳是从杨露禅所传的拳术套路演化而来的。据史料记载,杨露禅大约在1840年后在北京王府教拳,随之习拳者甚多,其中万春、凌山、全佑受益最多。
    武风武术网http://www.wfeng.net
      全佑(1834―1902年)满族正白旗人,生于北京大兴,老姓吴福氏,字保亭。他经多年精心苦练,吸收杨露禅、杨班侯父子大、小架之精华,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拳被称为中架式太极拳,也可以说是吴式太极拳早期的雏形。
      根据《太极功同门录》所记,全佑传人有王茂斋、吴鉴泉、郭松亭等。吴式太极拳定型于1902年全佑去世之后。王茂斋和师弟吴鉴泉、郭松亭等一起经过多年的苦练、切磋、研究、提炼、升华,并吸收了其他优秀的太极拳技法,形成了新的拳式特点。该拳架势中正安舒、不纵不跳、轻柔缓慢、松静自然、紧凑舒伸、圆活灵巧,点(穴)打(击)拿(反关节)发(摔)卸(骨)融为一体。经过他们的广为传播,吴式太极拳名声显赫,习练队伍不断扩大。但当时这个太极拳的流派还不叫吴式太极拳,而是叫“太极功”(见1929年王茂斋编辑出版的《太极功同门录》)。
      吴式太极拳得名于1959年徐致一出版的《太极拳》(吴鉴泉式)一书,但当时尚未冠“吴式”二字,1963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太极拳全书》方将其冠名为“吴式太极拳”。1989年6月,由中国武术研究院审定的《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杨、陈、吴、孙)出版后,吴式太极拳才真正有了由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名分。
      吴式太极拳又有南北(南吴北王)两派。所谓南吴北王,是指南方吴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吴鉴泉和北方吴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王茂斋。
      吴鉴泉(1870―1942年),全佑之子,名爱绅,民国后随汉俗改为吴姓。1928年,鉴泉应邀迁居上海传拳,第一个把吴式太极拳传到长江以南,从学者甚多,为南派吴式太极拳之掌门人。1942年鉴泉逝世以后,女儿吴英华、女婿马岳梁继续在南方传承发展。
      王茂斋(1862―1940年),名有林,字茂斋,山东掖县(今莱州市)人。1928年吴鉴泉南下以后,他留在北平一边经商一边传拳,受业者众多,成为北方吴式太极拳之掌门人。1940年王茂斋逝世以后,其得意弟子杨禹廷继续在北方传承发展。
      1928年,吴鉴泉、王茂斋分开以后,双方在长期的教拳实战中不断加强对拳理拳法的研究、体悟,又都各有发展,形成了吴式太极拳的“南吴北王”两大派系。
      在北派吴式太极拳的发展史上,有四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1.王茂斋,标志:“北平太庙太极拳研究会”成立
      1928年吴鉴泉南下以后,王茂斋担起了吴式太极拳在北方发展的重任,经常辅导弟子们在智化寺、东堂子胡同等处练拳。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故宫博物院端门东侧(今劳动人民文化宫)成立了“北平太庙太极拳研究会”,王茂斋任主教,其得意弟子杨禹廷任助教。“北平太庙太极拳研究会”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