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含胸不在胸,在胸則成病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内家拳 > 身备五弓与太极拳的内劲
隐藏右侧

身备五弓与太极拳的内劲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我是从2002年开始学练太极拳的。由于从未拜过师,只跟着碟片比画,虽然从外形上有那么个模样,但是自己总觉得气沉不下去,膝盖又酸又疼,根本无内劲和脚下生根的感觉。内行们也说我的拳有些飘。后来我买了一些太极拳方面的书籍,订了一份《少林与太极》,按照书上的要求一点一点地去练,虽然有些许成效,但对太极拳的理论仍有太多的疑问。有一天早晨醒来,突然灵感一闪,太极拳不是要“身备五弓”吗,我能不能从弓的力学原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上去探索一下太极拳的理论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练习,我以前的疑惑和不解全部迎刃而解了。

      我的体会是,起势时必须把直立的身体撑成弓形,想象胸前抱着一个球,身体就是球的表面。随着这个球不断地充气,自己的身体向四面八方撑开,身、腿、手都在不断伸长。首先随着气沉丹田命门向后撑圆,即“上臀掀起,尾闯自然收进”,千万别把腰部后弓,腰要松直开拔。书上说“从头顶百会到尾间是身弓,命门是弓把”,但我个人感觉只要从腰部到会阴形成弓形,尾间和腰是弓梢,腰以上必须松直。这样身体自身的重力自然就在腰部和尾间的弓梢上产生向内的压缩力和向外的反弹力。从力学原理来看,弓把(命门后撑)拉力越大,弓梢的压缩力和张力也越大,于是身上就有了向下松沉、向上虚领顶劲的开拔的感觉。二是把裆部撑圆,“胯根后缩,脚踝外撑”,裆部有一股撑开的力,两腿弓也就形成了,腿弓的弓梢(脚与胯根)也就有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再加上会阴至胯根这一段是身弓与腿弓的共同部分,身弓弓梢向下的作用力加强了腿弓的压缩力,身弓腿弓的合力使脚弓上的力量加大,脚下变得更有力。此时两足自然平放在地上,由于涌泉这个足弓是身体的自然形态,当身弓、腿弓传下来的压力增大,两脚就像两座拱形桥似的结结实实地吸在地上,就有了五趾抓地的感觉。这不是小腿肌肉紧张的结果,故而不会使腿部僵硬。同时由于反向的身弓与腿弓向着三个不同的方向,我们的身体更稳固。三要把两肩背中那一点撑圆,即含胸拔背,就产生了手臂外撑的劲力,完成了虚两腋、放长手臂的要求,再加上沉肩坠肘,手弓就形成了。以上这些劲力与我们平时腰胯腿膝脚上肌肉的紧张度无关,可完全放松,给人的感觉就是充满内劲。这内劲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我们平时不太用的肌肉(我姑且称它为腹肌、背肌、裆肌或某些不熟悉的深层肌肉)的收缩力与张力产生的。在太极拳的演练中,各把弓的压缩力与张力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中。因为腿上的力量要传递到手上,手上受力后要转换成反作用力,这个过程全靠身弓来完成,所以在练习中特别要注意身弓的弓把,故而有“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意在腰隙”一说。一般来说弓把上的那一点力是不能消失的,否则就失去了弓的形态,内劲也就没有了。但在某种时候,我们可以让部分弓把上的力瞬间消失。以掩手肱捶为例,在蓄势时命门向后拉足,出拳时弓把力瞬间消失,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发力,这不是腰腿手的肌肉紧张产生的,而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