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腳打七分手打三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内家拳 > 太极拳的道家思想底蕴及其养生意义
隐藏右侧

太极拳的道家思想底蕴及其养生意义

  • 0
    关注数
  • 收藏
  • 栏目:内家拳
  •  2014-02-05
  • 作者
  • 文章来源
  • 文字版
  • 原貌版

    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棉圈”、“十三势”、“软手”。清朝乾隆年间,山西人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与创始人,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许宣平,宋朝张三峰,明朝张三丰,清朝陈王廷和王宗岳五种说法。虽然张三丰和王宗岳分别都著有《太极拳论》。但现在多数拳家认为现传各式太极拳源出陈式太极拳,而主张陈王廷创拳之说。总的来说,太极拳的来源是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特别是吸取了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并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气功之术和中医经络学说,以及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以道教、太极八卦等理论为太极拳的哲学基础,使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道家思想和传统养生思想。在太极拳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演变出了许多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等五大派系。从太极拳理论著作方面看,目前所能见到的如《陈志进先生论太极拳之品格和功用》《孙禄堂先生太极拳学论》《向恺然先生练太极拳之经验》《胡朴安先生论太极拳在体育上的价值》,大部分都是论述太极拳的技击价值,体育价值,医疗价值等。本文侧重对太极拳的文化底蕴的挖掘,并且认为它具有载道通道的价值和养生价值。

    ­一、太极拳的道家思想底蕴太极拳博客-太极中国
    在中华文化中,“太极”一词首出《易经》,在《易经·系辞》里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记载。按易理解释,太极是天地未分的混沌状态,两仪指的是天地或阴阳,四象和八卦则分别指四季和八种自然现象等。到了宋明时期,周敦颐著《太极图说》中则以太极解释宇宙形成的过程:“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道德经》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本来是始于无,太极本无极,无极而太极,有太极之后衍生阴阳动静,再由阴阳动静变化而衍生五行,四时。由此而万物生,变无穷。《道德经》云:“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太极拳论》讲:“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意为:太极是由无极化生来的,是阴阳的本源,动时,就反映出相互对立的一阴一阳,静时,阴阳两者则又合归于一体。太极拳是一种一动无有不动的运动方式,因为太极拳不是手足的运动,而是人体中心腹部的运动,因此不动则已,一动则全身皆动。腹部是人身之太极,腹动则两腰,两手,两足都要动。《胡朴安先生论太极拳在体育上之价值》论到:“宇宙一太极,人身亦一太极。人身之腹为太极。两腰为两仪,两手两足为四象。手足各有两节为八卦。”胡先生认为太极拳的动作,处处是中心的动作,处处是太极的动作。由此可见,太极拳运动方式是一种符合宇宙自然规律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