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枪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
>功夫频道>武术入门 > 武术理论 > 谈内家武术之美
隐藏右侧

谈内家武术之美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武术美的哲学起点——气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气”是一种无形的、连续的存在。它通过“聚”而形成具形的万殊,通过散而回归起自己。“气”本是一个哲学范畴,它注重宇宙的生命有机性和注重宇宙生命运化规律等特点,使它很自然地和美联系起来,并逐步进入美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美学、艺术理论使用最广的范畴之一。 

    “气”对于人类来说就是生命、活力、人体美、人性美、人格美。缺乏了生命和活力,也就不美了,对于艺术美来说,就是表现人的生命和活力。在武术中,把最高境界的取得看成是气的参与和表现——认为“气到即神到”,“气”能使武术出神入化。 

    古典拳论中出现的“气”字,主要作气势、意念解,与成语气吞山河中的“气”类同。太极拳中的气论是从古老的导引吐纳术中的自然之气衍化过来的。这种自然之“气”在太极拳的演练过程中触发了演练者的精神力量,由此,自然之“气”转化为精神力量之“气”,精神力量的“气”通过演练者的肢体运动表现出强大的艺术魅力,表现出太极拳艺术活动的功能和形式。在美学意义上的“气”具有三个特征:凝聚性、流动性和依附性。“气”的凝聚性表现在太极拳上要求“神聚”。《五字诀》云“神聚则一气鼓铸,练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走架打手行工要言》李亦畲:“欲要周身无有缺陷先要神气鼓荡,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欲要神不外散,先要神气收敛人骨。”“气”的流动性表现为“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十三势歌》曰“气遍身躯不少滞”。依附性表现为“气”必须依附于人们的精神意图。在荚学思想中,“气”是与“神”“志”联系在一起的,在太极拳演练中,“气”与“精”“神”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气”产生积极的艺术表现,以种运气,气随情传。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气,必须依附于演练者的意图,为表现演练者的意识精神服务。 

    无论从哲学形态还是从价值的、历史的形态上看,中国气论都有别于西方注重结构性、思辩性的机械原子论。武术之美是重化生的生命哲学,其气论是超越二元对立的“相互感应”、“天人合一”的浑融境界,它是以阴阳为基本内核,以重生为价值标准的一切物质、精神与生命现象的总和,气是武术审美的哲学起点。 

    武术美的本质特征:形美与神美的和谐统一 

    武术之美,是在对生命现象的无限和谐中建构自身的,是注重身心的内外运动,符合生命的自由运动。身心关系这一范畴体现在武术中就是形神关系,它最能反映武术审美的本质特征。因为,武术运动是身心共同参与的,身心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中华武术强调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和谐美,既注重练形,又注重练神。练形是非常重要的,但形美是初级的、肤浅的,而神美是高级的、深奥的,由形美到神美是由量的积累所获得质的飞跃。练形是一种长期而又艰苦卓绝的练功过程,形体之阳刚美和阴柔美是武术审美的基本特征;神美是一种境界美,是在形美的基础之上对内在性的超越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