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只壓不蹓軟無力,只蹓不壓笨如牛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其他拳术 > 文圣拳与义和拳
隐藏右侧

文圣拳与义和拳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文/卢飞宏2017年2月22日

    文圣拳亦称文圣功、五手、五步架、长寿拳、杜家拳、离卦拳、五步神拳、先天无极道圣拳、无极道圣道圣拳、义和拳等,于明末清初由八卦教创始人刘奉天(出生于明朝万历四十五年,故于康熙三十二年,即1617—1693)与弟子郜云龙文武功法合一共同研创。郜云龙后人的女儿传其子山东冠县的杨四海,杨四海传山东嘉祥的杜恒信,由杜恒信先师发扬光大,又叫杜家拳。文圣拳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经国家体委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宋庄挖掘整理,时称“山东四大名拳”(即:文圣拳,螳螂拳,孙膑拳,四通捶)之一,后称为“中华历史名拳”,“义和拳”、“中华圣拳”、“中华文圣拳”、“中华拳”、“中华龙拳”、“东方神拳”之誉称,2009年9月27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

    “义和拳”之名称,在历史资料记载考证中最早出现在乾隆中叶。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九月镇压王伦清水教起义后地方大员罗巴延三的奏折中:王伦起事,“俱由白莲邪教而起,又诡名义合拳,煽惑乡愚”,该折中特别提到,义和拳是“传授咒语拳棒”。在清代笔记《邪教戒》则云,王伦以教拳棒往来兖东诸邑,阴以白莲教诱人炼气,炼气为文弟子,拳棒为武弟子。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据山东巡抚国泰的报告:“山东冠县地方,有民人杨姓,聚集多人,立义和拳邪教,邀请村人每人出钱三五百入教,学邪拳之事”(乾隆四十三年山东巡抚国泰奏折796号)。所谓杨姓民人,即冠县朵庄(碗儿庄)的杨四海。另据乾隆四十三年(1778)《清高宗实录》:“按察使于易简等前赴冠县严拿义和拳邪教杨姓一案,拿获杨四海,后刑判发配西藏。据供,伊父在日会拳,借此防夜。”以及1779年1月12日直隶总督周元理的奏折中:“奉旨:山东冠县及直隶元城县有民人杨姓等起立义和拳邪教,聚集多人之处,其所称童姓,既有义和拳名色,为行路推车人之所知,断难掩众人之耳目”。之后在1813年“癸酉之变”八卦教也有一个组织叫“义和门拳棒”。乾隆中叶以后,也出现在天津府的沧州、青县、静海的义和门或离卦教义和门、以及如意离卦教义和门等,都是离卦教的流裔,或离卦拳多年流衍嬗变而出。义和拳源于八卦教的离卦之习拳练棒,逐步发展成离卦教的一个支派。义和拳的发展与明清民间秘密结社有密切的关系。到嘉庆年间,在清政府的档案中,开始有了“离卦教义和门”记载。

    雍正六年(1728)的一道上谕中说:“闻卦子匪类隶籍于江南之庐、凤及河南、山东、直隶、山陕地方,其男妇皆习拳棒技艺”。“卦子匪类”,即指八卦教徒,其时已分布数省。从杨四海之父“在日会拳”看,义和拳的出现至少可追溯到乾隆初年。从其本质分析,它既是一种拳术的名称,又带有习武结社的性质。在其不断发展中逐渐从义和拳到义和拳(门)的变化,并到义和拳(门)成为离卦的一个支派的形成。从义和拳到义和拳(门)的形成,标志着义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