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枪如游龙,棍似旋风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内家拳 > 太极拳的心理轨迹
隐藏右侧

太极拳的心理轨迹

  • 0
    关注数
  • 收藏
  • 栏目:内家拳
  •  2014-02-05
  • 佚名
  • 互联网
  • 文字版
  • 原貌版
    人在任何活动中都有心理现象。在中国武术运动中亦然。其中,对“主身心合修”(徐致一《太极拳浅说》),即特别讲神求意的太极拳而言,其心理现象就更为显著,深刻和丰富了。
      现在,本文试从心理学角度,概略地探觅太极拳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产生与发展的轨迹。也许,对进一步加深与开拓对于太极拳整个属性本质的认知,对进一步控制与改善太极拳心理活动。强调与突出太极拳个性心理特征,以更有效地提高太极拳运动水平,闸扬其科学价值,似乎是不无一点益处的。


    一、太极拳运动心理现象是如何发生的
      众所周知,太极拳是一门个性相当强烈的拳种。其个性,不但表现于以式式连贯、处处圆活为标志的拳架之中,而且,也体现在神无上下南北之感的“无极”心理状态之中。太极拳外形动作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现象的特色,是其它任何一门外国的或中国的形体运动(体操、舞蹈、其它拳术等等)都不具备的。
      那么,独特的太极拳及其心理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1.太极拳是中华民族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动作反映。其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太极拳家对外界事物感知之后,由客观生活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果。
      没有波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太极拳心理现象的存在,首先在于太极拳运动的存在,这是由它对太极拳客观条件的依存性所决定的。据诸多名家考据。太极拳源于明末清初,若此论不误,则我们要问,为什么太极拳独独产生于中国,又独独产生于那个历史年代?这不能不说。我国明末清初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客观影响限本性地决定了太极拳创始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当他们以自创的太极拳运动去反映客观世界并积极作用于周围生活时,其心理活动及其个性心理特征不能不受到客观世界的影响,决定乃至制约。
      明清之际,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面临严重危机的天崩地解的大动荡年代。在李自成、张献忠农民战争的推动下,在清王朝统冶下日益尖锐的矛盾中,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开
    始孕育及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批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有了极大发展,不能不对古代人民中的习武者及太极拳创始人的世界观产生程度不等的影响。应当看到,他们由此所产生的心理、意识、主观世界不过“是在人类头脑中变位了的变形了的物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7页)。不过是物质世界的映象。为此,当他们去表达对那个世界的认识和解释时,必然带有武术特点,必然不是通过一般手段和语言,而是运用了武术家所独有的手段,所独有的语言——以静、柔、匀、沉、稳、变为特色的运动体型作为物质外壳,以一定要求的手、眼、身、步、劲作为建筑材料,以攻防目的作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运动系统语汇。而且,这一运动系统语汇所表达的,不是古代武术家对生活中枝末微节的理解,恰恰表达的是对整个大千世界的态度。对派生万物本原的探求。“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系辞上》),“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朱子语类》卷九四)。
      也...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