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大刀看顶手
>功夫频道>武术知识 > 流派拳种 > 梁赞看家拳
隐藏右侧

梁赞看家拳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提起“佛山咏春”,想必广大拳迷和读者普遍耳熟能详。但若讲到原来佛山咏春的始祖梁赞宗师,晚年期间在家乡又再传下另外一种风格完全不同的咏春拳时,恐怕就未必人人知道。了解其来龙去脉以及两种咏春之间的关系和区别者相信更是少之又少。
      当年梁赞宗师告老归田、离开禅城返回鹤山县古劳镇东便村家乡时,刚好年届七十。满以为远离尘嚣,从此便可以过上一些舒服日子,闲来喝喝茶、打打雀、串串门、聊聊天,悠哉悠哉,颐养天年。谁知返乡未几,就有一些乡亲父老指指点点:“你再好功夫又怎样,自己兄弟都没个晓!”原来众乡亲早知梁赞厉害,屹立江湖数十载,败敌无数,赢得个“佛山赞先生”的美誉,便故意用此“冷言冷语”刺激梁赞,希望他能将其本领在家乡流传下来。可梁赞不知就里,无端端地被人这般“数落”心中自然不是滋味,但事后再仔细思量,又觉乡亲此话不无道理:“事实上自己同村兄弟大多品性纯良,如无几下拳脚傍身,日后便容易受人欺凌。”梁赞想到这里,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便毅然决定负起这个教拳责任。另一方面又考虑到自己的年龄和体力条件,拳法套路不宜过于冗长费力,加上教的是同村兄弟,亦无需作甚掩饰。于是梁赞静下心来,将自己平生所学的武功,包括在佛山时期所教的小念头、寻桥、标指三套拳法重新梳理一遍,聚集当中的精华,组合成一套简洁流畅又变化多端的偏身拳授予兄弟子侄,故此拳又叫“子弟拳”,俗称“古劳咏春”。
      梁赞由七十岁返乡至七十七岁寿终,七年间共教出梁志扬、梁大妹、易英、王华三等八个弟子,八人当中又数王华三境界最高且培养后人不遗余力,至今仍然健在的冯朝振、冯应绵等几位老前辈便是其得意门徒。
      曾有传闻除偏身拳外,梁赞在古劳同时留下一套上三十六、下三十六、中间又三十六共一百零八点的正身拳,对此笔者认为是谬误,纯属无中生有。试想以梁赞当时的古稀之年,有何精力、又有何必要在同一班古劳弟子当中去分别贯彻这一正一偏?况且偏身拳本身就是从正身拳演变而来,梁赞创立偏身拳的初衷,目的就是要建立一种无论身形手法、打法练法都更为先进的攻防搏击系统。换句话讲,偏身拳揉合了正、侧两种理念和手段,其主导思想是集中在打知觉、打变化、打身形和打巧妙的层面上。故此一正一偏之说站不住脚,于情于理都不合,现实中亦从来未有出现过。当然,古劳咏春的确是有正、侧两种打法,这是缘于因人而施,但古劳并无正、偏两套拳。倒是如今南海一带的邓算、白昌系承传的一套一百零八式正身拳(由冯少青传下)与上述传闻中的正身拳有些吻合。
      佛山咏春(正身咏春)和古劳咏春(偏身咏春)都是出自梁赞之手,只不过是所产生的时段背景、教授对象和风格特点不同。用一句现代语言来形容,两种咏春就犹如是同一厂家两种不同型号的系列产品,功能相似,但操作各异。佛山咏春主张“里帘必争”,硬压直取、拳抢中线是其主要特性。常见以拳开路、以快打慢,属一种迅猛型刚性打法,因此拳桥够硬是首要条件,所以佛山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